理财平台触雷后,除了报警备案,投资者们第一个想法就是加入维权组织抱团取暖,但小心维权组织也有陷阱。这些维权组织会有一些活跃分子,引导维权组织舆论导向。但这些人有可能是平台请来的群演也就是托儿,或者其他公司进来的卧底。可能投资人维权还没有成功,就被组织里其它平台的理财经理给盯上了。更有甚者散播虚假消息,如香港老牌投资公司百利好就被这些恶意维权者伪装成投资者散步谣言诬陷百利好为黑平台。在此,百利好就给大家分享下如何辨别维权陷阱。
首先,这些维权团队往往自带“律师团队”。有知情人士反映,他所在的维权群中有一位所谓的“律师”,看上去是为大家维权出谋划策,统计维权证据,实际上却是以此敛财,收受维权者称为“路费”、“诉讼费”一类的费用,甚至鼓励大家通过一些非法手段(包括媒体舆论导向)向文交所施压,以达到维权的目的。事实上这些所谓的维权团队是嗅到了某些商机,业内俗称这些人为“职业维权人”,他们大多是以“维权”为名义的地下黑社会团伙,打着为维权者伸张正义的名义,利用行业内的各种纠纷矛盾肆意敛财。而最终受害的还是轻信他们的普通投资者。
其次,这些维权团队背后都有庞大的利益链。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行业内“维权”已然演化成为了一个产业,可谓有组织、有规模且分工明确的“专业”组织。这些恶意维权组织可谓深谙炒作之道,通过不正当的非法手段制造一些事件,以道德震撼、舆论震撼向相关涉事公司施压,从而获取正当或不正当权益,并形成了一定的利益链,而在这一连串利益群体中,所牵扯的群体之广泛不禁让人唏嘘。
再次,这些恶意维权者的组织善于利用舆论。恶意维权者欺骗与利用相关媒体,为所谓的“弱势群体”去“伸张正义”,失去了传媒业报道事实、实事求是的基本职业道德。更甚者收取“职业维权人”相应稿费发布负面文章,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散播不实报道,教唆、引导与煽动投资者去闹事维权,从而扩大事件事态,以满足其吸引观众(读者)眼球、提升自身业内知名度和扩大收视率等业务量的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
很多投资者在投资失利之后往往失去理智而掉入维权陷阱,而在投资者满心以为能追回亏损的时候,这些恶意维权人士早已不知踪影,带走的往往是投资者维权费或者诉讼费,这或许是许多投资者最后的口粮。恶意维权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百利好呼吁广大投资者要仔细辨别维权陷阱,切勿再次上当!